高校结核防控

作者:校医院   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9-03 17:55浏览次数:




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,学生相互间接触频繁,一旦有传染源(活动性肺结核患者)未及时发现,很容易发生校园内结核病的传播流行。

8854e61a40085afcf1d0d193c6e4c5f0

一、肺结核疾病简介

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。当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说话时,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,若被他人吸入,则有可能引发感染。

如有以下症状,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,要及时就诊: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此外肺结核的症状还可能包括夜间盗汗、体重减轻、乏力、发热等。


二、肺结核如何治疗

肺结核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结核药物进行。治疗原则遵循“早期、联合、规律、适量、全程”的十字方针。

①早期:一旦确诊,应立即开始治疗。

②联合: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,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。

③规律:严格按照医嘱用药,不可随意中断治疗。

④适量:根据患者体重调整药物剂量,避免过量或不足。

⑤全程:完成整个疗程,通常为6个月至1年,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。

规范全程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,还可避免传染他人。

三、学生患了肺结核怎么办?

对于高校内肺结核确诊病例的同学,校医院会第一时间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,确定接触者范围,并采取以下措施:

①登记管理:详细记录接触者的个人信息,按密切接触者、一般接触者和偶尔接触者分类,便于后续筛查、跟踪。

②筛查监测:根据患病学生及筛查情况,接触者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。

③预防性治疗:筛查中发现胸部影像学无异常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学生,可进行预防性治疗。

④健康观察:若学生不愿意进行预防性治疗,校医院应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观察。

六、高校如何预防结核病?

健康教育:定期开展健康讲座,普及肺结核知识。

监测与报告:师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,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,不隐瞒病情、不带病上课。

定期体检:对师生进行常规体检,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者。其中入学体检和入职体检是预防学校肺结核疫情的重要关口。

隔离措施:师生一旦诊断为疑似肺结核,应立即离校。如确诊,按要求修复学或调岗;如排除,可返校。

七、肺结核预防措施

接种卡介苗:对成人保护作用有限,对儿童肺结核有预防作用。

保持良好卫生习惯:勤洗手,佩戴口罩,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。不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,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。

改善居住环境:保持室内通风,减少人群聚集。

       增强免疫力: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睡眠。


上一条:猴痘防控 下一条:登革热防控

【编辑:xyyadmin    审核: 李醒】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