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穴位埋线
穴位埋线是一种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,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

穴位埋线能发挥什么作用?
1、穴位埋线是针灸治疗的特色疗法,将可吸收的线体埋入穴位后,对穴位产生的生理、物理及化学刺激,长期发挥调理脏腑、平衡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补虚泻实、扶正祛邪等作用。
2、穴位埋线可调整脂肪分布,对腰围缩小具有一定作用。
3、埋线疗法具有促进胃肠蠕动,增加排便从而改善体重的作用。
4、穴位埋线刺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食欲,抑制过旺食欲从而影响体重。
5、穴位埋线可促进埋线局部组织分解,通过淋巴和毛孔排出体外,达到局部塑形的效果。

治疗疗程,治疗周期?(我该多久来做一次穴位埋线?我该多久做一次治疗?)
15-20天进行1次穴位埋线,一般以3-5次治疗为1疗程,具体疗程和间隔时间会根据患者进行个体化调整。
什么样的人适合穴位埋线?
在临床上,各种类型的肥胖人群,经中医师辨证论治、排除禁忌后,均可以进行穴位埋线减肥。
什么样的人群不推荐穴位埋线?
1、严重疾病者,如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肝肾功能不全、高热、结核活动期等。
2、凝血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者,正在口服抗凝药(如阿司匹林、硫酸氢氯吡格雷、利伐沙班)者。
3、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,疤痕体质患者。
4、月经期、妊娠期女性。习惯性流产者。
5、有过敏史者。
6、对穴位埋线、针刺治疗极度恐惧患者。
在穴位埋线治疗前,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,需要您逐条确认无穴位埋线禁忌症。
治疗前我需要做哪些准备?
埋线前应洗头洗澡,穴位埋线后当天避免洗澡,女性避开月经期。
穴位埋线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?
在埋线后1~5天内,由于损伤及线的刺激,埋线局部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,少数人群反应较重, 伤口处有少量渗出液,此为正常现象,一般不需要处理。
少数人群可有全身反应, 表现为埋线后4~24小时内体温上升,一般约在38℃左右,局部无感染现象,持续2~4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。如出现高热不退请及时就医。
如对线过敏,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、瘙痒、发热等反应较为严重,渗出液多,请及时就医。穴位埋线后有什么注意事项?
埋线后避风寒,调情志,以清淡饮食为主,不进行重体力劳动,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。
本疗法为辅助治疗手段,需配合饮食运动管理